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意门传媒
当前位置:北京华艺网艺术新闻要闻快讯

以笔为戈,续写中国故事丨抗日名将之后戴澄东为共工新闻社题写社名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廖红麟  来源:共工新闻社  发布时间:2025-10-01 18:21:30

共工新闻社讯(记者 廖红麟)2025年国庆节前夕,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原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戴澄东先生挥毫泼墨,为共工新闻社题写社名,并寄语“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举动不仅是对新闻事业的殷切期望,更承载着红色血脉的传承与新时代使命的呼唤。

抗战名将钮先铭将军之子、共工新闻社顾问钮则坚和戴澄东在书法展合影。共工社发

戴澄东作为民族英雄之后,深知故事的力量。其父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战场以“马革裹尸”的壮烈诠释了家国大义,而今天的中国故事,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内核。题字现场,他对记者感慨道:“先辈用鲜血捍卫民族尊严,今人当以笔墨记录新时代风云。”共工新闻社之名,既取“共工触山”的坚韧之意,亦暗合“共工怒触不周山”的革新精神,恰如新闻媒体人追求真相、敢为人先的品格。

共工新闻社作为新时代的舆论阵地,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戴澄东的寄语,正是对这一使命的深刻注解。中国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当下的鲜活实践--从脱贫攻坚的奇迹到科技创新发展的突破,从文化自信的崛起到全球治理的担当。这些故事需要被真实、立体地传播,让世界看到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强大的中国。

戴澄东的题字,亦是一种精神的接力。抗日名将之后与新闻媒体人的联手,象征着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的传承。共工新闻社以笔为戈,既需铭记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将中国故事化作连接世界的桥梁。正如戴澄东对记者所言:“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粒种子,种下的是理解,收获的是共鸣。”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媒体的责任,更是全民的课题。共工新闻社以戴澄东的题字为鞭策,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书写属于这个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廖红麟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1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艺术品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2021006152号

页面执行时间:500.0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