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意门传媒
当前位置:北京华艺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释延振:普及书法知识 传达书法意境美 带你走入书法的艺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责任天下网  发布时间:2025-10-31 17:39:10

书法艺术其实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集汉字,古诗词,美学,构图,书法本身的结构,结体,章法,自身的修养,情感,意志,以及胸怀等。它绝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书法艺术可以体现像音乐的节奏感,像美术的平面美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情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性格,脾性。可以给人一种激励,可以给人一种力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愉悦。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境界。所以书法艺术的魅力从古到今,能延续,能传承,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所在。

中国书法是一门用笔表现力最难的艺术

所有的汉字人人都识,对字体的结体,只要认识字的人,都知道笔画怎么摆放,笔画应该在什么位置才好看。所以只要书写者没有把握这个最基本的,大家都不会去认可它。就会认为字体不好看。它不像花鸟画,山水画,少一棵树,少一朵花,枝干少一笔,花瓣少一叶,还能混过去,中国字完全就不可以这样去做。

书法没有色彩。书法完全靠基本元素的“字”来表现。完全是靠大家都认知的“字”来表现。结构也好,字体也好,笔画也好,都是有一个字本来的基本规定。如果要有所突破,就要有一定的规范,就要有一定的法度。比如,草书如果不当心笔画收一点,笔画长一点,字义就完全变了,就是另外的一个字了。

所以要在整体篇幅中表现没有色彩的书法,让人看到了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应该感到的是一个书家特有的气质,内涵,情感,创意。要做到这一些,书法是何等的难啊。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传承几千年,从甲骨,中鼎,石鼓,大篆,小篆,汉简,魏碑,楷书,行书,草书,都是在前进,都是在演变。但不管怎么的演变,中国字的字体,结构,结体,始终贯穿着一根主线。象形文字的演变,形象思维的进化,字形的美的再创造,但就是“字”的本身永远还是存在。

凡是认识中国字的人都知道字形的笔画,一个十几亿人都会看的字,都会认识的字,我们的书家要去表现出一个字的美感,一个字的内涵,一个字的情感,一个字的意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书法之美,美在何处

书法是一门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那它到底美在哪里呢?

总体上看,凡优秀的书法作品,美就美在高尚雅致的文字内容与精良巧妙的书写技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姿多彩、特色鲜明、妙趣横生的艺术形态。

在这里,文字之美与技法之美是相辅相成、交互融合的。只有高尚雅致的文字内容,而无精良巧妙的书写技法,只能叫作写字,不能称为书法。相反,书写技法再好,而文字内容空洞虚化甚至低俗不堪,也决不能称其为书法艺术,只能看作是对书法艺术的玷污。


 


 

就书写技法的精良巧妙而言,除了体现在对字体的合理选择之外,更多体现在对笔画形态、单字结构及整体布局的全面优化;体现在书写过程中对大与小、疏与密、斜与正、枯与润、浓与淡、收与放、开与合、虚与实等辩证关系的巧妙处理;也体现在书写者对个性化风格特征的追求。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作品呈现出或端庄雅致,或清新隽秀、或率直天真、或雄厚豪放、或遒劲坚实、或古朴厚重、或灵动飘逸、或奇绝险峻等各种美感充盈的艺术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若深一步探察,书法之美在特定条件下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体现,也就是既悦人眼目,又感人情怀、动人心魄的意境之美。当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能够通过深思熟虑,有意识地依据所书文字精神文化内涵的不同,采用与之相应的不同书写技法,特别是不同的笔势、笔法,做到以意定形、以形达意、形与意合的时候,那种与所书文字精神文化内涵一致的意境之美,便能以抽象但可感知的状态展现出来。比如,当我们书写蕴含激情的文字内容时,就当用刚劲、奔放、豪迈的笔势笔法;当书写庄重肃穆的文字内容时,就当用质朴、凝重、沉厚的笔势笔法;当书写咏景抒怀的文字内容时,就当用清雅、飘逸、灵动的笔势笔法,等等。从中不难看出,意境美是书法艺术美的极峰所在和最高体现。正因如此,意境美成为大多数书法人毕其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书法的美,字体要美,书写的字体的结构要美,书写的章法要美,书写的内容融合在整体的章法中体现出来的美,书写出来的整幅作品能体现书写者的性格,心情,念想,意志,情感的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书法完美地表现了,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书写者才能称之为书法家。

古代固然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书法大家。但不是每一个古代的书法大家都是我们统一模式的都可以去学习和模仿练习的。那时的朝代所体现的艺术作品,在我们当今看,有好多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内涵已经是不能再重复体现了。那时的书家所书写的作品和那时书家所处的地位,处境和心情,情感已经和现在截然不同了。

所以现在不管什么书法大家,绝不可能写出颜真卿的“祭侄稿”那样悲愤的心情以及愤慨的笔意。也永远写不出王羲之那样悠闲自得的,群贤毕至的“兰亭序”。之所以然,就是我们现在的书法也要与时俱进。要体现时代的风貌。绝不能一味的追求古意,追求“偶像”,一定要有新时代的自己的风貌。


 


 

书法艺术的个性和特点

书法是一门艺术,这已经不用说了。书法的技巧通过磨练,学习,是可以掌握的。但书法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握的。就像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一样。有人认为书法只要临了碑,临了帖,通过时间,就会成功。其实不然,因为古代的碑帖固然是好作品,但这些碑帖是否适合自己去练,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学习,去练习。这就很难说了。每一个书家都不是一样的。这和书家本身的性格,气质,脾性,文化底蕴的深浅是分不开的。


 


 

一个没有中国文化修养的人,不懂中国文化的人,对艺术没有一种美的享受和欣赏的人是写不出一手好字来的。一个秉性懦弱内敛的人,是永远写不出颜真卿那样的大气的书法的,一辈子就是学习颜真卿的书法,再练习也没有用;一个奸猾,妩媚的人,也永远写不出欧阳询那样内敛刚劲的字体;一个粗狂和不拘小节的人,永远也不会写出陈道周那样秀美拘谨的字体。王羲之的字体悠闲,颜真卿的字体沉重,柳公权的字体梅骨柳枝,苏东坡的字体潇洒,米芾的字体狂颠,赵孟畹淖痔迦魍眩洳淖痔邋模躅斓淖痔迥谛愣站恢0迩诺淖痔遄局写桑涣踯淖痔逦戎写停耸绲淖痔宸绻悄秃灾淖痔寤彻爬铣抡庑└鋈耸榉ǚ绺竦男纬桑耆呛退亲陨淼母鲂裕⑵扪鸵帐醯睦贩植豢摹?吹剿堑淖郑颐蔷涂煽堑娜恕�


 


 

就从近现代的书家来看同样是如此。沈尹默的书卷气;林散之的游丝劲,沙孟海的遒劲力,启功的皇族贵,任政的大众贫,周慧君的悬崖险,刘炳生的柳叶风,范增的红枫秀,张海的杂交稻,沈鹏的炸酱面,欧阳中石的歪靶树,聂成文的大花脸,王庸的孩儿气,都是每一个书家所拥有的个性特点,从而就可以在他们的书法作品中窥见一斑。书法艺术是艺术中最具有个性展示的一门艺术,看到了字体,就可以想象得出此书家的个性和脾性。甚至可以推断出此书家的为人和处事。过去说:字如其人。确实如此。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8艺术品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2021006152号

页面执行时间:250.00000 毫秒